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如图所示,司机发现有狗横穿马路时立即刹车,则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受到(  )
A.一个力的作用B.两个力的作用C.三个力的作用D.四个力的作用

分析 对汽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做受力分析即可.

解答 解:水平方向: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汽车刹车之前,具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刹车时,牵引力消失,汽车受刹车的制动作用,但是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向前运动,与地面有相对运动,还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受到3个力的作用.
故选C.

点评 抓住车减速这一关键现象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判断出车减速时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才能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在图1中作出空中飞行的羽毛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已标出).
(2)如图2,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力F和重物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力F的力臂L.
(3)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在图3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4)如图4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面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液体之间
B.由于压缩液体十分困难,说明液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C.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有的气体很难被压缩,这说明无规则运动的这些气体的分子间只存着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选填“质子”或“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选填:“正”或“负”)电荷,它与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丝绸(选填:“丝绸”或“玻璃棒”)带的电性一样.若把摩擦后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靠近,它们会相互吸引(选填:“吸引”或“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在学习了重力的概念以后,为了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若干大米和红豆进行实验,并得到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
表一(大米)表二(红豆)
实验序号质量(kg)重力(N)实验序号质量(kg)重力(N)
10.101.040.050.5
20.202.050.070.7
30.252.560.151.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2)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种类的关系,理由是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3)小华通过学习,知道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9.8N/kg.于是,她在分析了小明的测
量数据后,认为小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数据,如表三.你认为小华的做法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要尊重实验事实、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在绕地球运动的宇宙飞船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利用相同的器材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是间接(直接/间接)测得的,测量的关键是要保证木块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为了: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
(2)某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接触面积 压力F/N 测力计示数
 1 木块-木板 5 1.0
 2 木块-木板 6 1.2
 3 木块-毛巾 6 1.6
分析比较2、3两组数据可得的结论是: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原理可应用于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第一个证明大气存在压强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个准确的测出大气压的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