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小捷在海边捡到一个精美的小石块,他想测量该石块的密度,于是利用家里的长刻度尺、两个轻质小桶(质量不计)、细线、水杯、水,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O.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如图甲所示.
(2)将石块浸没在该水杯内的水中,不取出石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至杯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石块未露出水面),此时小桶中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入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长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长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测得石块的密度为ρ=$\frac{{L}_{2}}{{L}_{1}}$•ρ.(用l1、l2和ρ表示)
(4)实验结束后,小捷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由于从水杯内取出的石块沾有水,导致最后的测量结果会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 (1)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支点的位置,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2)在没有量筒或物体太大无法放入量筒中时,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测量其体积.石块的排水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得石块的密度;
(4)当将石块从水中拿出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向烧杯内倒入的水会偏多,根据密度公式可分析出误差.

解答 解:(1)只有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O.此时支点的位置,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2)在如图所示的方法中,不取出石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至杯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这样倒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3)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L1=GL2
即mgL1=mgL2
ρVgL1VgL2
ρVL1VL2
因为倒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即V=V
则石块的密度ρ=$\frac{{L}_{2}}{{L}_{1}}$•ρ
(4)当将石块从水中拿出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向烧杯内倒入的水的质量会偏大,由于体积没变,由ρ=$\frac{m}{V}$可知,测量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2)等于;(3)$\frac{{L}_{2}}{{L}_{1}}$•ρ;(4)偏大.

点评 固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同时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处.
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62.4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分子间有间隔.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舒婷同学实验时将两滴水银互相接近时,发现它们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时混合液的密度小于(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标有“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则灯泡功率为1.6W,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3.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在一大烧杯中装入较多的水,如图所示.

(1)该实验装置在安装时的科学合理顺序是:先调整固定B 的位置(填“A”或“B”).
(2)进行实验,得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0.511.52 2.533.544.55
温度/℃9092949698999999999999
(3)请在坐标系中完成水的沸腾图象.
(4)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你打算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或烧杯上加盖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c点上;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c所示,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4)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蜡烛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