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4.5~6.0cm.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照相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凹(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

分析 (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据此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当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距减小,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距增大,使像呈在视网膜上.

解答 解:
(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所以要调整光屏的高度.
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约为12cm,像距大约为9cm,u>v,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
此时12cm>2f,所以f<6cm,2f>9cm>f,所以9cm>f>4.5cm,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6cm>f>4.5cm.
(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
故答案为:(1)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缩小;4.5~6.0cm;照相机;(2)凹;近视.

点评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本题涉及到的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等,综合性很强,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8: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这座桥梁的时间3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小华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条件的实验中: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
(2)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像.
(3)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像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实/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正立(倒立/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D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6世纪,有一位科学家,最早利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日心说”,这位科学家是伽利略.百年罕见天象奇观“金星凌日”,如图所示.这时地球、金星、太阳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夏日海边的沙子较热而海水较凉,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验证.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秒表天平.
(2)表格是小华组设计的一个记录数据表格,请将表格的第一行补充完整.
物质质量m/g初始温度t1/℃最后温度t2/℃升高温度△t/℃加热时间t/s 
   
沙子     
(3)两小组获得的初步实验结论分别是:
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较短;
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较多.
你认为①②都可以(选填“仅①可以”、“仅②可以”或“①②都可以”)说明实验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a、b两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a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D.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完全燃烧0.3m3的天然气来加热水箱中的水,放出的热量是9×106 J;若放出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可以将水箱中20kg,11℃的水加热到100℃【天然气的热值为3.0×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当时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电路图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正确测量电路中干路电流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