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笼上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吸热形成的
B.
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加快衣服上的水分蒸发
C.
蜡烛燃烧会产生“烛泪”,“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
D.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

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3)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解答 解:A、蒸笼上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错误;
B、在阳光照射下衣服中的水温度升高,蒸发加快,故B正确;
C、蜡烛是石蜡制成的,石蜡是非晶体,故C错误;
D、雾是液态小水滴,雾散去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了物态变化,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类的听觉范围很有限,而很多动物的听觉范围很广.大象能够听到次声波,而蝙蝠接收的是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由于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特点,超声波能够探伤、测距等.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 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8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后又被反弹回去的频闪照片.
(1)小球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小球每与地面碰撞一次,机械能总量会减少一些,是因为在碰撞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 能.
(3)在整个不断反弹的过程中,小明说:“小球的机械能变小了,说明能量可能消失”.这种说法错误.因为小球在碰撞中有能量的转化,而能的总量会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北方冬天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例如雾凇和冰冻的河流.请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并给予回答.
提问:雾凇的形成是什么物态变化?(或雾凇形成过程吸热还是放热?).
回答:凝华(或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文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他来到实验室做实验.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他把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鸡蛋质量是57.2g,他又按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鸡蛋体积是52cm3,则鸡蛋的密度为1.1g/cm3
(2)小文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
①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1
②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2
③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其漂浮在水盆中如图丁(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3
④将熟鸡蛋放入杯内小米中,杯子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4.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为ρ=$\frac{{h}_{4}-{h}_{3}}{{h}_{2}-{h}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图甲是用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10℃;按照图乙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小芳将一个螺线管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要使螺线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b(选填“a”或“b”)端移动,此时灯泡的亮度将变亮(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生活中的许多光学仪器上都使用了凸透镜,那么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特点呢?在物理课上,小乐做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进行实验前,小乐挑选透镜时,分别用焦距都是10cm的透镜甲和透镜乙看纸上的字.观察到了如图1所示的情景,你认为他应该选择乙(选填“甲”或“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小乐选好透镜后,将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太偏,这是因为他漏掉了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是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小乐组的同学们分工合作,一边实验擦uo做,一边将数据和有关的现象记录在表中,他们评估时,感觉其中第2次的实验记录是错误的.
实验次数 物距u/cm 成像特点 
 13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16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8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中,传统的发光物体为燃烧的蜡烛,光屏为普通的白板.组里的小伟同学对它们进行了改进:他在有方格的白纸板上装了6个发光二极管做发光物体,如图2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如图2乙所示,改进后,实验器材,在探究成像特点时,最主要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优点是稳定、更明亮;缺点发光二极管组成“T”型左右位置是否发生倒置不能体现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小宇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他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进行实验.下表是小宇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物高l
(厘米)
像高h
(厘米)
像的性质
正立、倒立虚像、实像
1351452倒立实像
2301552.5
3202055
41530510
512605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0.1m.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通过同一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通过(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变大.
④进一步分析表中像高与物高以及像距与物距数据的比例关系,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⑤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小宇应该保证物高和物距相同,选择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该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