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B、C内部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B烧瓶中装的是煤油,C瓶中装的是水,A、B、C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A、RB、RC,且RA<RB=RC.(假设实验中没有任何热损失)

(1)小明用该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他应该观察比较 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其中 瓶中的液体温度升高得更快一些.

(2)小红用该装置完成“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情况”的实验,她应该观察比较 、C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该实验中装有 (选填“水”或“煤油”)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

【答案】(1)A、B;B;(2)B;加热时间;煤油

【解析】

试题分析:(1)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改变电阻.由此选择并分析;

(2)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情况的实验中,应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相同质量不同液体加热相同时间,通过升高温度来判断.

解:

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探究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改变电阻.通电后给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加热,所以应比较A、B两瓶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因为RA<RB,所以B中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些;

(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应采用相同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比较,因为RB=RC,所以要选择B、C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通电相同时间(吸热相同的热量),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中,煤油的温度升得高,温度计示数变化大.

故答案为:(1)A、B;B;(2)B;加热时间;煤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标有“6V 6W”“6V 3W”的甲、乙两只灯泡,经实验测其I﹣U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

A. 两灯串联,当一灯正常发光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3W

B. 两灯串联,当一灯正常发光时,两灯两端的总电压是9V

C. 两灯并联,当两灯都正常发光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6W

D. 两灯并联,当两灯的总电流为1A时(两灯均工作),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B.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C.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则它消耗的电能一定越快

D. 实际功率不可能大于额定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 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阻值差异不大,则可以用 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D.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简单机械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以下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指甲剪是省力机械

B. 定滑轮是省力机械

C. 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

D.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下表是小明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并由表中数据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的结论,这明显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5

1.5

10

(4)小红实验时,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小红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正确的记录了钩码重和力臂.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造成为一结果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