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 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
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或乙为参照物,判断乙或甲的运动状态.
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象知v甲==
=0.2m/s,乙的速度v乙=
=
=0.1m/s,v甲>v乙,故A错误.
BC、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B正确,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故C错误;
D、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D错误.
故选B.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哈大高铁采用CRH380型电力动车组,总长度约200米.鞍山西站到大连站铁路线全长300km,行驶时间1h30min,高铁列车经鞍山开往大连途经鞍山宁远隧道,隧道长2440m,求:(保留一位小数)
(1)列车从鞍山西站开到大连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若列车以这个平均速度通过鞍山宁远隧道,需要多少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东在探究光学实验时,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规律
(l)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水中折射角r | 0° | 17° | 24° | 30° |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小勇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一把钢尺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分别说明做法和得出的结论.
(1)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方法:
结论:
(2)上述试验器材还能探究 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