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底面积为0.01米2,重力为10牛正方体放在墙角,并分别在正方体表面施加一个大小为30牛的力F,如图所示,则图A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10牛,图B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4×103帕.

分析 (1)图A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2)图B中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与施加的压力之和,根据压强公式水平地面所受压强.

解答 解:
图A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A=G=10N;
图B中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B=G+F=10N+30N=40N,
对地面的压强:p=$\frac{F}{S}$=$\frac{40N}{0.01{m}^{2}}$=4×103Pa.
故答案为:10;4×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要注意物体静止放在墙脚处时,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没有直接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7.小波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A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天平托盘的压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变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以下是对你自己某些物理量的估侧,与实际情况从接近的是(  )
A.你的正常体温约为22℃B.你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0次
C.你的身高约为160mmD.你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D.用$\frac{t}{s}$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frac{t}{s}$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可选用乙图和丁图
B.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可选用乙图和丁图
C.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可选用甲图和丙图
D.实验中为了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而使用了海绵块,这是物理学常用的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丽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68℃;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烧杯的上方有少量的“白气”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液化形成的;
(3)小丽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
①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该物质在第4分钟开始熔化;
③在第4~9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是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不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采用隔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固体温度升高过快,使固体受热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6V,阻值为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1)请你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此实验的原理是R=$\frac{U}{I}$.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最右(选填“最左”或“最右”)端.
(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6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0.26A,电阻为10Ω.
(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容易(选填“容易”或“不容易”)烧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