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V,V2的示数为________ V,V的示数为________ V;

在乙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V,且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V2的示数为________ V,V的示数为________ V

【答案】 2.5 2.5 2.5 5

【解析】①由甲电路图知道,两灯泡并联,电压表V1 L1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 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的电压,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若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V,则三电压表的示数相等均为2.5V;

②由乙电路图知道,两灯泡串联,由于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所以电压表V1 和电压表V2 的示数相同,故V2 的示数为2.5V;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而电压表V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是U=U1 +U2 =2.5V+2.5V=5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理图像所表示出的各物理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图甲反映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密度为2.5g/cm3

B. 图乙反映某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由图像可知,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

C. 图丙反映某导体中电流跟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像可知,此导体的电阻为5Ω

D. 图丁反映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由图像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9.8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m,合 m.正常平静时的一次心跳所需的时间大约是0.8 .如图所示,如果尺子的单位是cm,木板的长度是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少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

(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少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 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D.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水中山的倒影

C. 地面上桌子的影子 D. 水中铅笔变弯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灯泡L1L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甲所示。

1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立刻 开关,并换接电压表的 量程。

2兴趣小组更换灯泡规格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3小明同学在实验时还发现闭合开关后灯L2较亮,灯L1较暗,他认为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L2、L1,电流逐渐变小,所以L2较亮”。请你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测量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观察________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用50 N的力,将一个重30 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黑板上,木块与黑板间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黑板受到的压力为______N,压强是_________Pa。物体与黑板间的摩擦力为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宁宁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

①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宁宁将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④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⑤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40cm处,现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玻璃板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 cm,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蜡烛A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