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利用下列测量工具,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测得物质的质量是63.4kg
B.测得物体的温度是6℃
C.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
D.测得物体的重力是3.3N
【答案】B
【解析】
A.如图,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故A错误;
B.如图,温度计上10℃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2℃,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细玻璃管内液面在0℃上方,所以该温度属于零上温度,读为6℃,故B正确;
C.如图,在量筒上20mL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4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4mL,液面最凹处与80mL相平,即80cm3,所测体积是液体和石块总体积,不是石块体积,故C错误;
D.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位于3N以下第三个小格处,读数为3.6N,故D错误。
故选B。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R2为滑动变阻器,R1、R3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对应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当滑片移至a端时,对应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点;当滑片移至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2)R1的阻值为多少________;
(3)电阻R3的最大功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人师傅利用图示装置将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A匀速上升2m。已知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物体的底面积为0.5m2。若不计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及绳重求:
(1)只将物体A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制作的可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在大桶中装有适量的水,质量为100g、横截面积为10cm2的薄壁小桶竖直立在水中,小桶的长度为50cm,小红每次测液体密度时,都把10cm深的液体倒入小桶中,当小桶中的刻度线与水面相平时,从大桶上对应刻度就可以知道被测液体的密度。(取g= 10N/kg)
(1)该装置工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当小桶的25cm刻度线与水面相平时,此时大桶对应刻度线的液体密度应是_____kg/m2。
(3)如果要增大该装置的测量范围,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小明首先把蜡烛放在较远处,然后调整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_____和_____;
(3)多次移动蜡烛,每次只向透镜移近几厘米,重复以上操作。小明发现,在蜡烛与透镜逐渐接近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当蜡烛距离透镜很近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了,撤去光屏,从_____(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可以观察到蜡烛的像;
(4)如图乙所示,用手机扫描“健康码”可以快速获取健康信息,“健康码”在手机中所成的像与_____成像原理一致(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等量替代,化繁为简,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曹冲称象”的典故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聪明的曹冲先让人把大象赶上船,看船被河水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往船里装上石头,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石头的总重就等于大象的重。请分析说明“曹冲称象”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物理学有关的现象。
(1)因为在烈日下暴晒,液化石油输气管道容易发生爆裂,造成事故,所以必须埋在地表下,由此小明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如图 1 甲所示,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竖直固定,常温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在玻璃管壁上标记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
②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 50 ℃的热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回到原来标记位置如图 1 乙所示;
③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 80 ℃的热水中,重复②操作,如图 1 丙所示。
回答问题:在实验中,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大小是由________来反映的。得到的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_______;
(2)橡皮筋的弹性性质与弹簧是否类似?由此小明对 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用相同的力拉,如图 2 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F 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 x,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 2 乙所示。
①当橡皮筋 B 上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 时,橡皮筋 B 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cm;
②如果把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_________(选填“A”或“B”)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③把相同的两根橡皮筋 B 并起来制成测力计,如图 2 丙所示,此测力计可以测量的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A<FB
B. pA>pB
C. ρA>ρB
D. 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