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甲的电流为0.1A,若通电10s,电阻乙产生的热量是2J.

分析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因此首先从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中任找一点读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再利用公式R=$\frac{U}{I}$,可求R和R,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得电路中电流;
(2)由焦耳定律公式求出电阻乙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
(1)由图示I-U图象可知,I=0.1A时,U=1V,U=2V;
由I=$\frac{U}{R}$可得,R=$\frac{{U}_{甲}}{{I}_{甲}}$=$\frac{1V}{0.1A}$=10Ω,R=$\frac{{U}_{乙}}{{I}_{乙}}$=$\frac{2V}{0.1A}$=20Ω,
则电路中电流I=$\frac{U}{{R}_{总}}$=$\frac{U}{{R}_{甲}+{R}_{乙}}$=$\frac{3V}{10Ω+20Ω}$=0.1A.
(2)若通电10s,电阻乙产生的热量Q=I2Rt=(0.1A)2×20Ω×10s=2J.
故答案为:0.1;2.

点评 会正确从图象中读出对应的物理量,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公式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2发现电流表示数从0.4A变为0.2A,电压变示数改变了3V,则R1=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部分实验装置已经接好,如图乙所示.
(1)完成图乙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
(2)如图乙,小明先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之后将R1的滑片向右移动,依次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长度为滑动变阻器总长度的$\frac{3}{4}$,$\frac{1}{2}$,$\frac{1}{4}$,每次移动R1的滑片后,应向左(填“左”或“右”)移动R2(填“R1”或“R2”)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并记录各次移动后电流表示数.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电流表的示数I与R1接入电路的长度L的图象如图丙,根据该图象的变化趋势能得到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3000J
D.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想知道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

(1)小明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中找出来并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并在实验表格中记录数据和现象.实验中,当滑片移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2V.
(3)用L2替换L1重复以上的实验,但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
(4)在小明完成的实验报告中,其中的一个实验表格如下:
序号电压U/V电流I/A灯泡L1的亮度电功率P/W电功率的平均值(W)
12.200.28比正常发光时暗0.620.76
22.500.30正常发光0.75
32.800.32比正常发光亮0.90
小明通过对比、推测、分析表中数据及现象得出最后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5)在交流讨论中,小明知道了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都是正确的,但所设计的这个实验表格存在不妥之处,是设计电功率“平均值”一栏.
(6)小明进一步思考,认为“把灯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这种想法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如图2所示,物体M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M所受摩擦力和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作用点设在重心处)
(3)吸附在竖直黑板上的磁铁重力为3N,当用竖直向下的力2N向下拉它时,磁铁沿黑板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为5N.
(4)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①如图3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②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A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属于光的反射(选填“折射”、“反射”).
③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的装置,它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图甲中的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乙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在干木条上,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明同学可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明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将橡皮泥恢复原样,把包装带撕成不同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相同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橡皮泥被压后留下的凹痕不能自动恢复原状,说明橡皮泥具有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是一位老爷爷用放大镜读报的情景.若放大镜的焦距为f,由此情景可判断,放大镜到报纸的距离u应满足(  )
A.大于2fB.在1f和2f之间C.小于1fD.等于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