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用镊子夹取砝码时,镊子相当于费力杠杆.即使用较大的力拉镊子的两端,镊子也不会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选填“引力”或“斥力”).握住摄子一会儿后,镊子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分析 (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要知道属于哪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应该知道热传递和做功的特点,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解答 解:(1)用镊子取砝码,将镊子看作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2)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即使用较大的力拉镊子的两端,镊子也不会被拉伸;
(3)握住摄子一会儿后,镊子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故答案为:费力;引力;热传递.

点评 此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根质量为2g的烧红的铁钉,溫度是600℃,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释放的热量为460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g常溫的水,则水温将升高1.1℃,(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如图所示的是湖北崇阳出图的商代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农历社会礼乐制度珍贵实物,该铜鼓质量为42.5kg,受到的重力为425N,轻敲鼓面,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鼓面仍能发生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  )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把物体放于天平左盘,在右盘加上砝码,经过调节,指针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向右移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试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试电笔尾部的金属部分
B.三孔插座中的接地线E必须与室外的大地相连
C.发现有人触电或发生电线起火时,首先要做的力立即切断电源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发生了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本次实验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选填“水银”、“煤油”或“酒精”).(水银的沸点为357℃,煤油的沸点为150℃,酒精的沸点为78℃)
(2)水沸腾后,温度计液柱稳定时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地水的沸点为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长×宽×高8.2米×3.0米×3.4米
自身质量22吨
最大荷载240公斤
载人限3人
最大速度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7000米
正常水下工作时间12小时
这次深潜记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讯是个重要难题.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信声呐是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次“蛟龙”与“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送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1)①换能器可实现声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
②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及你的理由:“蛟龙“号下潜到7000米深度时其受到的海水压强非常大,舱内的海水需要很大的压强才能排出舱外,所以不能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
(2)请估算“蛟龙”号的体积大小.并写出估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