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和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有器材:额定电压为2V电阻约为10Ω的小灯泡一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源电压为3V,导线若干.

(1)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前应先记录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填“额定电压”“电阻”或“额定功率”);
(2)实验的电路图如(甲)图所示,图中甲是电流表;在闭合开关前如图(乙)所示滑片P应调到最左端(选填“左”或“右”);
(3)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求:测量比较准确;
(4)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
(5)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流、电压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由图象不难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压越高,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丝的温度越高.

分析 (1)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使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2)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判断电表的位置.
实验前,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
(3)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且与灯泡并联;根据第四问确定电流表量程,且与灯泡串联,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接线柱一上一下的串联在电路中;实物图按电流流向法和先串后并的原则连接.
(4)灯泡不发光,两端电压接近电源电压,则灯泡断路;
(5)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的示数;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 解:(1)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使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所以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前应先记录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所以甲是电流表,乙、丙分别是电压表、小灯泡.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左端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
(3)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0~3V,且与灯泡并联;
灯泡的额定电流约为:I=$\frac{U}{R}$=$\frac{2V}{10Ω}$=0.2A,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且与灯泡串联,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实物图连接如图:

(4)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不变,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
(5)由图丙知,U=2V,I=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V×0.25A≈0.5W;
由于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压越高,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丝的温度越高,所以得出了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
故答案为:(1)额定电压;(2)电流表;左;(3)见上图;(4)小灯泡断路;(5)0.5;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压越高,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丝的温度越高.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判断电路故障,读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功率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给解题带来困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把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现代卫星通信是通过微波实现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考试专用的中性笔长约10dmB.人感觉舒服的气温是40℃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D.家用电热壶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当活塞下降时,燃气内能减少(选填“减少”或“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一只灯泡接在6伏的电路中,在30秒内通过它的电荷量6库仑,则电流所做的功为36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光线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  )
A.MB.PC.ND.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必须调节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如图所示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物距是30cm.实验中,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学仪器照相机(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小明同学实验中发现,当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为保证光屏上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此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东同学使用另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10cm时,眼睛应从光屏(选填“蜡烛”或“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可看到一个放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A重15N,B重10N,在甲图中B正确通过定滑轮拉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图中B着地后A仍然向右运动.在甲、乙两图中分别画出A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注意标出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