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kg,M的体积为3×10-3m3,在M物体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l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
求:(g=10N/kg)
(1)求物体M的重力?
(2)求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
(3)求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答案】(1)760N;(2)730N;(3)91.25%
【解析】
试题分析:(1)物体M的重力为G物=mg=76kg×10N/kg=760N;(2)由于物体未露出水面,V排=V物,F浮=ρ水gV排=ρ水gV物=1.0×103kg/m3×10N/kg×3×10-3m3=30N;当物体在水里匀速上升时三力平衡,所以F绳=G物-F浮,所以F绳=760N-30N=730N;(3)物体运动的时间t=s/v=10m/0.5m/s=20s,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绳自由端拉力F做的总功是8000J,W有=F绳×h物=730N×10m=7300J,所以其机械效率:η=W有/W总=7300J/8000J=91.25%。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
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
D.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地处云贵高原,风力资源丰富,各地正大力发展大型风力发电项目.甲图是某地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成,风机叶片是由高强度、耐磨性能好的轻质复合材料制成.如乙图所示,风机叶片形状像飞机的机翼,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并将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发电.发电机输出的功率与风速有关,图丙是某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请根据以上图文内容,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简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 (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