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关于R=$\frac{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而电阻的大小与这两个量无关

分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解答 解: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
但可以通过R=$\frac{U}{I}$计算出导体电阻的大小,故选项D正确,ABC选项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而电阻的大小与这两个量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某小组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该小组同学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V,接着用调整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
(1)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结合图中示数将数据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盐水体积
V/cm3
烧杯质量
m/g
烧杯和盐水
总质量m1/g
盐水质量
m2/g
盐水密度
ρ/kg?m-3
30
(2)分析发现,以上实验过程安排容易导致所测出的盐水的质量(填“质量”或“体积”)比真实值偏小,使得最后计算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茫茫雪地中行走时会留下一串串脚印,是因为人的重力作用在雪地上
B.用大小不变的力F竖直拉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时,F一定大于10N(g=10N/kg)
C.用10N的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
D.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向下弯,是人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的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30秒,
其分度值为0.1s;此时该表的读数为2分41.7 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15V  15W“字样,乙标有“10V  5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若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17.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在下边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图甲中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未连接的电路连接完整.
(3)小明同学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填“左”或“右”)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除可调节小灯泡的电压外还有保护电路作用.
(4)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此时灯丝电阻为8.33Ω(保留二位小数).若要增大小灯泡的电功率,则滑片P应向右(填“左”或“右”)移动;
(5)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6)另一位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请帮她找出故障原因A(填下列故障原因的代号)
A.小灯泡短路    B.电源接触不良    C.小灯泡断路    D.电流表内部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①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C.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断路   C.R1断路     D.R2断路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R1不变(R1/R2).
③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4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1图象是图乙中的D.

(2)小明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他使用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阻值为5Ω(R1)、10Ω(R2)、20Ω(R3)的定值电阻、“15Ω l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首先将R1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1两端的电压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①小明将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R2两端的电压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明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R3两端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1.5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均完好.请你帮他找出一种可能的原因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
③在不改变电路和器材的前提下,针对②中的问题,怎样改进该实验,请写出你的办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有甲、乙只两灯泡,甲标有“15V  1.0A”字样,乙标有“10V  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17.5V;若将两灯泡并联,则干路中最大电流为1.17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如图1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也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2)小明在参观水库时,看到水库的水位自动报警器如图2所示.他分析了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由于A、B都是碳棒,当水位到达A位置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吸下衔铁,此时“工作电路”中红灯发光,发出报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