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甲、乙的边长之比a:a=2:1,甲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已知甲的边长为10cm.(g取10N/kg)求:
(1)甲的密度;
(2)甲、乙的重力.

分析 已知甲、乙的边长之比a:a=2:1以及甲的边长为10cm,可求得乙的边长,已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利用压强公式变形可求得其密度,
因为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故甲、乙密度相同,根据边长可求得其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求得其质量,然后可求得其重力.

解答 解:(1)由甲、乙的边长之比a:a=2:1,甲的边长为10cm=0.1m,可知,乙的边长a=5cm=0.05m,
已知p=2800Pa,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
则p=$\frac{F}{S}$=$\frac{G}{S}$=$\frac{mg}{S}$=$\frac{ρVg}{S}$=$\frac{ρShg}{S}$=ρgh,
ρ=$\frac{{p}_{甲}}{gh}$=$\frac{2800Pa}{10N/kg×0.1m}$=2800kg/m3
(2)因为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故甲、乙密度相同,
V=0.1m×0.1m×0.1m=0.001m3,V=0.05m×0.05m×0.05m=0.000125m3
由ρ=$\frac{m}{V}$可得,mV=2800kg/m3×0.001m3=2.8kg,
mV=2800kg/m3×0.000125m3=0.35kg,
则G=mg=2.8kg×10N/kg=28N,
G=mg=0.35kg×10N/kg=3.5N,
答:(1)甲的密度为2800kg/m3
(2)甲的重力为28N,乙的重力为3.5N.

点评 能熟练运动重力的计算公式、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密度的计算公式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同时还应学会根据正方体的边长计算正方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及正方体的体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我国道路交通中常用测速仪来监测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5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8s,问:
(1)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与被测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多少米?
(2)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少米/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每秒340m,且保持不变,被测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学校要求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家中的实际条件探究如何测家中物品的密度,伟凡同学只用家中的杆秤、大茶缸、薄塑料袋和水,便测出了家中土豆的密度.请你谈谈他设计的探究实验方案中应测量哪些物理量,并根据所测物理量写出密度表达式.(注意不要写出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设计实验比较哪个杯的保温效果好.
(1)实验器材有:秒表、热水,还缺少的器材是温度计.
(2)写出实验步骤:
①在保温杯中装满相同温度的热水,并把两个保温杯放在同一个室内;
②经过相同时间后,同时用两支温度计测量两个保温杯中水的温度.
(3)通过上面设计的实验,怎样判断哪个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写出你的方法.温度计示数高的那个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装有等高的盐水(左)和纯水(右),对于它们内部三点a、b、c,液体压强最小的是(  )
A.a点B.b点C.c点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将重为3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3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3×10-4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一个物体质量为3kg,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0N,则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9.4N,方向是竖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序号标为A、B、C,倒入质量相同而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容器底部压强关系是pA< pB< pC(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C.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