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为了方便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
(5)若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像“B”.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7)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或不小于4f).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frac{A′B′}{AB}$=$\frac{v}{u}$,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3f时,n=0.5.

分析 (1)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根据焦距的概念,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2)根据分散排列和三者靠拢的误差大小分析.
(3)反射面的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人的眼睛,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物体;
(4)实像是光线的真实会聚,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到;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7)根据图丁物象间距L与物距u的关系,找出物像间距L的最小值即可;根据图丁,当物距u=1.5f时找出对应的物像间距L,由L=u+v算出v,再利用n=$\frac{A'B'}{AB}$=$\frac{v}{u}$即可求出.

解答 解:(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40.0cm-30.0cm=10.0cm.
(2)“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这样误差较小;
(3)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该发生漫反射,表面应该是粗糙的;
(4)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u=18cm,这时2f>u>f,成倒立放大实像,当撤去光屏,人眼睛在光屏的位置能看到物体的实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5)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8cm处时,即u>2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由实验可知像“A”大于像“B”.
(6)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7)根据凸透镜的成实像时满足u>f,由图丁可知,随着物距u的增大,物像间距L先减小后增大,当物距u=2f时,物像间距L最小为4f,因此,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由图丁可知,当物距u=1.5f时,物像间距L=4.5f,根据L=u+v可得,v=L-u=4.5f-1.5f=3f,则放大率:n=$\frac{A'B'}{AB}$=$\frac{v}{u}$=$\frac{1.5f}{3f}$=0.5.
故答案为:(1)10.0;(2)B;(3)粗糙;(4)能;右;(5)大于;(6)完整;(7)≥4f(或不小于4f);0.5.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理解和掌握.会根据图示找出焦距、物距,再利用相关规律确定像的特点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是学生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关于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和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B.密度计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甲杯液体密度大D.乙杯液体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下(填“上”或“下”)调整.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相同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3)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4)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右(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小军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绘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
(2)若他把蜡烛放在图乙中A的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使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乙图所示中的右侧透镜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5)若把实验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选填“前面”或“后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用点燃的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在草稿上记录了一次实验现象(漏画了光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l1是物距
B.l2是像距
C.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实验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小明在利用光具座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实验时,先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若固定凸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为了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选填“右”或“左”)移动.
(4)利用照相机照相时,发现一部分景物没有进入镜头,此时可以将相机离景物远(选填“近”或“远”)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如图,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4N,剪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出,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向下的1N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
(1)切去部分的体积;
(2)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反复弯折,铁丝发热
B. 
按下电火花的按钮,塑料盒的盖子飞了出去
C. 
在太阳照射下,热水器中水温上升
D.
 迅速压下活塞,棉花着火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在一次某新型号的汽车测试中,让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8km,受到的阻力是3.0×103N,消耗汽油1.2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的热值为q=4×107J/kg,求:
(1)在测试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
(2)完全燃烧1.2kg汽油所放的热量多少?
(3)该型号汽车的热机效率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