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来匀速拉动钢锭,已知钢锭重6000N,它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500N,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速度为1m/s

(1)2s内钢锭的重力所做的功;

(2)求拉绳子的速度是多少?

(3)求拉绳子的力F为多大?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4)在不改变钢锭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的条件下,

如果想用更小的力拉动钢锭,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

 

(1)0(2)3m/s (3)625N ,1875W

   (4)可将墙上的滑轮和钢锭上的滑轮交换安置,这样就有四根绳子拉钢锭了,能省力(若写出在滑轮上加润滑油的给1分)(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鞍山三模)某兴趣小组决定对“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进行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物重有关;
猜想2:滑轮组的机械上升的高度有关;
猜想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重有关.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试验,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测力计的示数
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5
(1)小明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2
2

(2)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17
17

②第三次试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80%

(3)根据小明的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4)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动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动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动滑轮的总重
动滑轮的总重

②当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不相同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在有用功相同,额外功不同,则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不同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在有用功相同,额外功不同,则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不同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18cm
18cm

②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80%

③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同一滑轮组在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
同一滑轮组在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8
   3    6         8       2.5         24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探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拉力大小是否有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拉力大小是否有关.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得到的结论是: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在动滑轮重和物重相同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拉力大小无关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在动滑轮重和物重相同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拉力大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17
17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80%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 b所示.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小于0.75 N

  B.等于0.75 N

  C.大于0.75 N

  D.等于0.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