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

(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

③在B点处竖直      (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⑤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③、④共做6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与A同侧即可(2)水平平衡;向上;F的力臂LF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滕州市模拟)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臂跟动力成反比”.

(1)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
(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的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
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
③在B点处竖直
向上
向上
(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OB间距离L
OB间距离L

⑤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③、④共做6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  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

(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

③在B点处竖直      (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⑤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③、④共做6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 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

(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
③在B点处竖直      (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⑤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③、④共做6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九年级素质教育质量检测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

(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

③在B点处竖直       (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⑤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③、④共做6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