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棒就叫做杠杆.杠杆静止或者匀速转动都称为平衡状态.

分析 根据对杠杆定义的了解和对杠杆平衡的认识,可直接做出解答.

解答 解:由杠杆的定义可知,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静止或者匀速转动都称为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绕固定点转动;平衡.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杠杆定义和杠杆平衡状态的认识,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填“快”或“慢”)的缘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6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204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约440次,带着花蜜的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约300次,则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响度小B.响度大C.音调低D.音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程宇同学在物理课上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他第一次按照图甲的方式,保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第二次按图乙的方式拉动绳子,其它条件不变,则他拉动绳子所用的拉力将变大,测出的机械效率会变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仍按图甲的方式提起重物,他可以采用增大提升的物重的方法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
A.电压表的示数B.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灯泡的发光情况D.电流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停表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v$\frac{s}{t}$.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3>v1>v2(选填>、<、=)
(5)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  (填“小”或“大”)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较长 (填“长”或“短”),便于测量时间.
(6)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这时(  )
A.人推车的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推车的力与车对人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C.人推车的力的大小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D.人推车的力的大小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兰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如果在平面镜另一侧怎么也找不到像,可能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9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等.图1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甲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右端滑动.
(3)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2,据此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6Ω(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4)为了保证(1)题中电路安全,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