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华在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甲所示.
小华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华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她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请你作答以下问题:
(1)A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
(2)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中获得了_______能.
(3)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1/2mv2.
若轨道光滑,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的表达式VA=________;若h2=h1,则说明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B_______VA(选填“>”、“=”或“<”).
(4)在实际实验中,测出的h2总小于h1,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轨道不光滑,那么,在阻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你认为小华的设计是否还有价值?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L1”、“L2”或“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通过___ (选填“L1”、“L2”或“干路”)的电流,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___A,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几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设计如图甲、乙、丙三种电路,电源电压相同且恒定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大小关系是( )
A. P甲>P乙>P丙 B. P甲<P乙<P丙 C. P甲=P乙=P丙 D. P甲=P乙>P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____比较合理. 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_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分析第1、2 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 次或第2、4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讲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
()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景如图甲所示,根据图甲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图甲 图乙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 钩码 | 动滑轮 | 拉力/N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移动 | 有用功/J | 总功 | 机械效率 |
① | 4 | 0.5 | 2.3 | 0.2 | 0.4 | 0.8 | 0.92 | 87.0 |
② | 4 | 0.9 | 2.5 | 0.2 | 0.4 | 0.8 | 1.0 | 80.0 |
③ | 6 | 0.5 | 3.3 | 0.2 | 0.4 | (a) | (b) | (c) |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b);(c) .
(2)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如果在第3次实验时自由端的拉力方向由竖直变得向右倾斜一些,则匀速提升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