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取g = 10N/kg)
(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步骤B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__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F浮_____G排.(填“>”、“<”或“=”)
(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物体浸入水中深度越深,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答案】排开液体的体积 D E = 深度 2.5
【解析】
(1)在C和D中,相同的因素是液体密度,不同因素是排开液体体积,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步骤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物体的重力G=F=3N,步骤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N,步骤B和D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3N-1.8N=1.2N,步骤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G桶=1N,步骤E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N,G总=2.2N,由步骤A和E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 G总-G桶=2.2N-1N=1.2N,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F浮=G排,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h的增大而不变(浸没后),故可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处深度无关;
(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的体积:V=V排==1.2×10-4m3,
物块的密度:ρ物==2.5×103kg/m3=2.5g/cm3。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B. 照相机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成像原理制成的
C. 该实验用的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 蜡烛靠近凸透镜,在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筒内的棉花燃烧,向下压缩的目的是对_____(选填“棉花”或“空气”)做功,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冲程能量转化情况与这个实验相同,棉花的内能是主要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可用来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B. 图乙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C. 图丙主要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D. 图丁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粗糙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并将小球从O位置静止释放,使其自由运动到E点位置。关于小球运动过程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时的动能大于B点时的动能
B. B点的机械能等于C点的机械能
C. C点的内能小于D点的内能
D. 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从D点到E点可能保持匀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夏区环山绿道全国文明,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其中青龙山、花山段全长13.5km。某校组织学生徒步,他们的平均速度是1.25m/s,走完青龙山、花山段需用时___h。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骑完全程用时56min15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夏季高温来临,不时飘来松香(松树分泌的油脂)气味,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中的AC、BC两直线所示。求:
(1)定值电阻R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
(2)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老师让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天花板上亮着的日光灯并上下移动,直到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得到清晰的日光灯的像,此时用刻度尺测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近似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上。
(3)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的实像,这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4)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应按图中
_____(选填“A”、“B”或“C”)观察方法可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近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