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右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如图乙所示,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3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4)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丁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右(填“左”或“右”)移动1格.
(5)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分析 (1)杠杆静止时或杠杆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将平衡螺母向较高的一端调节;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
(3)若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中点处,此时重力恰好作用在支点,若不在中点,此时杠杆的平衡会受重力的影响,根据重力的方向判断出重力是使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从而判断出测量结果偏差;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钩码移动的格数;
(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进行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解答 解:(1)杠杆平衡状态是指杠杆静止状态或杠杆匀速转动状态,图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向右倾斜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3)图2中,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3L=3G×6L.解得:F′=6G=6×0.5N=3N;
由于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考虑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重力与钩码同时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4)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G•nL=G•4L,即n=2L,所以左端的钩码向右移动1个小格;
(2)经过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要进行多次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平衡状态;右;便于测量力臂;(2)变大;(3)对实验;3;(4)右;1;(5)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要求学生平时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重视自己动手实验,要学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如果杠杆处于如图15(a)所示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向左调节平衡螺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直接测量力臂.
实验时,若在支点右侧挂了两个钩码,如图(b)所示,动力作用在支点左侧A点则需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写出方向),使杠杆重新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数据,才能得到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3)汽车越快越不容易停下来,有人说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这个说法是错的(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选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3)如图乙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物理老师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其自动爆炸原理主要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必须(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初步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
(4)比较乙、丙实验,初步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有关.
(5)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如果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接下来丁中的实验操作是把切去物体A的另一半放在A物体上面,重做实验.
(6)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改进的实验中,小明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甲烷,1m3可燃冰可转化生成160m3的甲烷气体和0.8m3的水(甲烷的热值为3.6×107J/m3).如果公交车满载乘客时总质量是6000kg,1m3可燃冰产生的能量,可供公交车满载时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h,则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实际输入功率为(即输入能量的总功率)8×105W.如果在行驶中公交车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发动机工作时的效率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B.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足一倍焦距时,在光屏上不可能找到清晰的像
C.实验前只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即可
D.当蜡烛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如果在光屏上找到了清晰的像,它一定是等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