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7甲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0N;A的边长为0.1m,B的边长为0.2m;正方体A的密度为6×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 m3,g取10N/kg)求:
(1)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一个正方体平放,另一个叠放在它上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在图17乙的方框内画出它们叠放的示意图;
(3)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
(4)用手将正方体B浸没在大鱼缸的水中,试通过计算分析:放手后,B最终静止的状态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次数 | 物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质量与体积之比(g?cm-3) |
1 | 干松木1 | 8.8 | 17.8 | 0.49 |
2 | 干松木2 | 19.7 | 39.3 | 0.50 |
3 | 铁块1 | 83.6 | 10.6 | 7.89 |
4 | 铁块2 | 164.4 | 20.8 | 7.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次数 | 物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质量与体积之比(g?cm-3) |
1 | 干松木1 | 8.8 | 17.8 | 0.49 |
2 | 干松木2 | 19.7 | 39.3 | 0.50 |
3 | 铁块1 | 83.6 | 10.6 | 7.89 |
4 | 铁块2 | 164.4 | 20.8 | 7.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①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①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