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卢瑟福用a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但通过该实验的下述三种现象(如图),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现象1的原因: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②现象2的原因:α粒子离带正电的原子核较近,受到斥力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质子.

分析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进行分析解答,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原子内有质量大、体积小、带正电荷的微粒,据此解答.
(2)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答.

解答 解:
(1)①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方向就可以顺利穿过,是因为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
②有少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
(2)1919年,卢瑟福从氮原子中打出了1个质子和1个电子,最终发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打出了一个质子.
故答案为:
(1)①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②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
(2)质子.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敏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
(2)小敏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大小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纸),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虚”或“实”)像.
(5)小敏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是几位同学在科学实验中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情况,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
A.
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B.B、
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C.
将温度计从烧杯中取出来读数
D.
读温度计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鸡蛋碰石头,结果鸡蛋破碎,则鸡蛋对石头的压力(F1)、压强(P1)和石头对鸡蛋的压力(F2)、压强(P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我国国歌演奏一次的时间约为15s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150N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一个钩码在已凋零的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量程是0~5N,钩码的重力大小为2.4N;若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钩码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小聪将一个质量为300g的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发现实心球是悬浮,此时容器中水深为0.3m,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3×103Pa;小球受到水的浮力为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家用热水器有用天然气为燃料给水加热的.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40℃;在教室里洒水是利用了水汽化吸热的性质.[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