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下列实验说明的原理与其应用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茶壶
B.
天平
C.
验电器
D.
白炽灯

分析 利用图示的实验现象,明确其反应的物理规律.然后再与该选项中的应用技术涉及的理论去对应,从而可以确定其正误.

解答 解:
A、水壶的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两端开口,应用了连通器原理,对应关系正确;
B、天平是等臂杠杆,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对应关系正确;
C、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对应关系不正确;
D、白炽灯泡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题目通过实验现象,让我们总结出其反映的理论;然后再与应用技术反应出来的理论对应,从物理走向生活,要会运用,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校兴趣小组组长小李在某报刊中读到文章“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其中写道:“水开之前,水上冷下热”,而同组的小张却说:“水开之前,水是上热下冷的,因为热水密度小,总是浮在冷水上面”,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做实验寻找答案.
在一大烧杯中盛水,取4个温度计,让其中3个温度计的液泡分别浸没在水的上、中、下3个不同深度,另一个温度计的液泡则直接与烧杯底部接触,在烧杯置于火上慢慢加热的过程中,对应于不同的时刻,记录各温度计的读数,下表为一次实验的数据记录:
 容器底温度/℃38 41 48 53 65  72 7785 96 99  104105 
 下层水温度/℃34 37  43.548 59  65.571  80 9298 100 103 
 中层水温度/℃ 35 38 4448.5 59  66 71.580  91 9598.5 101 
上层水温度/℃ 3640  4550 60  6671.5 80 90 95 98.5 100 
经5次重复实验,均有类似规律的实验结果,则:
(1)实验的结果是否支持哪一种说法?小张的说法;请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实验结论:水沸腾之前,上层水的温度高于下层水的温度;水将要沸腾时,上层水的温度接近下层水的温度;;
(2)实验中,他们发现,水开前,杯底有一些气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变小,直至湮灭,请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解释: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发生液化,水蒸气逐渐减少,气泡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两个箔片由闭合变为张开状态,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验电器流向玻璃棒
C.摩擦起电时获得的电能是由机械能转化而来的
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想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做出以下猜想:
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B.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老师给小明提供了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和装满松软细沙子的木箱,小明按如图所示情景进行实验:每次都将木箱中的细沙抹平,再让小钢球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砸进细沙并陷入其中,测出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和释放前小钢球的高度H,下表是他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小钢球质量m/g释放前小钢球高度H/cm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cm
150601.6
250801.8
3501002.4
41001004.1
(1)为了完成实验,小明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分析表中1、2两次实验(填实验序号),可以帮助小明验证猜想A.
(3)分析表中2、3两次实验,小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被举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实验中小钢球的重力势能无法直接观察,小明是根据小钢球在细沙中凹陷程度来间接判断出小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也用到了该探究方法的是B.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得出的.
(5)交流评估时,小丽认为小明在做实验3与实验4的对比中,小钢球的大小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为了消除这个影响,请你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用两个大小一样但质量不同的小球来做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焦耳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
A.B.C.压强D.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它.如“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笔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D.
A.木板的质量m1  B.滑块的质量m2C.砝码的质量m3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1=m4g.(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砝码的质量是不连续的,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动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为ρ0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丙、丁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6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2N.
(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物体的密度,她具体操作如下:①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frac{2}{5}$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frac{3}{5}$a,木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frac{3}{5}$ρ0ga(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②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如图乙.
③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2,如图丙.
④则B物体的密度ρB=$\frac{(\frac{2}{5}a-{h}_{1}){ρ}_{0}}{{h}_{2}-{h}_{1}}$(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木块露出液面高度的测量误差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