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9N和8N下列判定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为0.9kg
B.物体的质量为0.8kg
C.物体的密度为
D.物体的密度为
【答案】BD
【解析】
根据题中“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9N和8N,下列判定不正确的是( )”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确定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处的状态是本题的关键。分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水中、酒精中;
②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大于等于酒精的密度,这样物体在水中漂浮、浸没在在酒精中;
③物体的密度小于酒精的密度,这样物体在水中、酒精中都漂浮;
确定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处的状态,进而求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
假设ρ物≥ρ水,物体浸没在水中、酒精中,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都是物体的体积V,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物体受到酒精的浮力: ,
,
而实际上物体在水中、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
假设ρ物<ρ酒精,物体在水中、酒精中都漂浮,物体受到水的、酒精的浮力相等,等于物体重,而实际上物体在水中、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立;
物体的密度只能是:ρ酒精≤ρ物体<ρ水,物体漂浮在水中、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体积是物体的体积V,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水=G物=9N,
,故A正确,B错误。
物体受到酒精的浮力:
F酒精=ρ酒精Vg=8N,
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
故C正确,D错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装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16g,然后将杯子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cm3。
(2)将装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再一次平衡,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此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在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同学想测量一个小蜡块的密度(其密度小于水),他手中只有如下器材:一个量筒、一根细钢针、一个小蜡块、适量的水。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补全实验步骤,并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蜡块的密度。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水的密度用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处于光滑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条形磁铁,左侧有一螺线管,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受到电磁铁斥力作用,向右运动
B. 小车受到电磁铁引力作用,向左运动
C. 只将滑片P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D. 只将电源正负极交换,电磁铁磁性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0.2A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手头有一个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大约为35V的电源,一个量程只有0~0.6A的电流表,一只开关,一个最大阻值大约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实验,比较精确地测量一个阻值约为55Ω左右的待测电阻Rx的阻值。
要求:
(1)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及标明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3)推导出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细杆AB与轻杆BC用光滑铰链铰在B端,A、C两端也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AB=BC,BC杆水平,AB杆与竖直方向成37°,此时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1.若将两杆的位置互换,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2,则F1:F2为( )
A.3:5B.5:3C.4:5D.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课上小明、小丽和圆圆三位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滑到b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展开了讨论:
小明说: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大了,因为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变大了;
小丽说: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小了,因为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了;
圆圆说: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大了变小了还不一定,因为P=,U、R都在增大,谁增大更快还不一定。
他们争论相持不下,一起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三人一起合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将探究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R1=9Ω):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电压表示数(V)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电流表示数(A) | 0.18 | 0.24 | 0.28 | 0.34 | 0.38 | 0.44 | 0.50 | 0.56 |
滑动变阻器电阻(Ω) | 25.0 | 16.7 | 12.5 | 8.9 | 6.6 | 4.6 | 3.0 | 1.8 |
滑动变阻器功率(W) | 0.81 | 0.96 | 0.98 | 1.02 | 0.95 | 0.88 | 0.75 | 0.56 |
仔细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明、小丽、圆圆三位同学的观点中较为正确的是_____同学。
(2)从数据分析中你得出的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化的结论是:_____。
(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与R1的关系满足_____的条件时,变阻器的功率达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 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 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 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 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