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50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然后又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为3.10cm.

分析 ①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
②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小刚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50cm,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橡皮擦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10cm对齐,所以橡皮擦的长度为3.10cm.
故答案为:1mm;3.10.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它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
(1)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从外界吸热,但温度不变.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加热4分钟后,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98℃.
(3)小明发现水的沸点小于100℃,可能的原因是当时的大气压强小于(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所表示的意义是质量1kg的酒精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2.1×103J.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高的是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老母鸡的质量为8kgB.一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为1.5m
C.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35℃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M(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5)为了得到更科学准确的实验结论,小芳做了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并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6)实验中,测量得到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完全相等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写出一条即可).
(7)观察记录之后,将N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N蜡烛的位置,白纸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M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选填“虚”或“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有两盏电灯L1,L2分别标有“220V 60W”和“220V 100W”的字样,将他们并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则有(  )
A.流过两灯的电流相等B.两灯的电压相等
C.电灯L1比较亮D.电灯L2比较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厨房或厕所瓷砖上的吸盘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从楼上自由下落的花盆动能越来越大
C.百米赛跑时,运动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超导体可以用来作为远距离输电线,从而减少能源损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下蜡烛、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还算出了烛焰像的大小与烛焰的大小之比,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
130200.7
224241
318362
415604

(1)由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
(2)第1次实验在光屏上所称的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而制成的物品有照相机(请举一例).
(3)实验结束后,小红试着调节如图乙所示的投影仪,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应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向下(选填“上”或“下”)移动.
(4)接下来小红想改变焦距为5cm的另外一个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图甲中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