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是岳池县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雨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D.雪的形成一般是凝固现象

分析 ①常用温度的计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都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 解:
A、预报的最低气温是-1℃,读作负1摄氏度或零下1摄氏度,故A错误;
B、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正确;
C、全天最高气温是3℃,故C错误;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冰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这是一道基础题,要求会读温度,知道雨、雪形成的原因及吸放热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15cm;

(2)用该凸透镜做实验.如图乙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B上应放置:凸透镜;
(3)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分别填写“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实或虚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4)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丙,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因为烛焰相对于凸透镜靠下,解决方法是:可以向上移动烛焰或向下移动凸透镜或向上移动光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能(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图丁中凸透镜的位置,那么a、b、c、d、e各点中e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变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D.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它们的阻值之比为R1:R2=1:2,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一电路上,则它们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1:P2为(  )
A.1:1B.1:2C.1:4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人的手臂是杠杆,这种杠杆的好处是省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是某同学夏天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可使物质均匀受热.图丙是冰(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它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人眼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使被观察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正立”或“倒立”)缩小实像,若视力下降,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应配戴凹(选填“凹”或“凸”)透镜矫正视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和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有器材:电阻约为10Ω的小灯泡一只,量程3V的电压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源电压3V,导线若干.另可供选择的电流表有:
A.量程为100mA的电流表;
B.量程为0.6A的电流表;
C.量程为3A的电流表.
(1)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前应先记录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填“额定电压”、“电阻”或“额定功率”).
(2)为保证测量比较准确,电流表应选B(填序号).
(3)实验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中甲是电流表.
(4)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由此可判断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1.7A,电流表A1示数为0.5A,已知R2的阻值为5Ω,则R1的阻值为1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