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通过比较 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1)泡沫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和丙.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10月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B 【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解析】 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A 【解析】 试题分析: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像,且当物体离焦点近时,成的像较大. 【解析】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12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同步训练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杠杆的左边距支点20cm处挂了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在杠杆的右侧距支点10cm处挂2个钩码

B. 在杠杆的右侧距支点8cm处挂10个钩码

C. 在杠杆的右测距支点20cm处挂4个钩码

D. 在杠扞的右侧距支点16cm处挂5个钩码

A 【解析】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则O点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4G×20cm; A、在杠杆的右侧距支点10cm处挂2个钩码,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10cm<4G×20cm,杠杆不能平衡,故A符合题意. B、在杠杆的右侧距支点8cm处挂10个钩码,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10G×8cm=4G×20cm,杠杆能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杠杆的右测距支点20cm处挂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与第十章浮力训练题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

求:

(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9.8牛 980帕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已知甲的质量,利用可求出物体甲的重力. (2)甲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此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根据即可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 试题解析 (1)物体甲的重力: .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与第十章浮力训练题 题型:填空题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点缀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 “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1.0×103kg,体积为2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 (g=10N/kg) .则“海宝”的密度是______kg/m3;“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Pa.

0.5×103 1.0×104Pa 【解析】“海宝”的密度: . “海宝”对地面的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与第十章浮力训练题 题型:简答题

(2010安徽芜湖)将一只未充气的气球放入锥形瓶中,把气球的开口翻在锥形瓶的瓶颈上封住瓶口,如图所示.然后向气球内吹气,发现气球很难被吹大,这是为什么呢?请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吹气球时,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由于锥形瓶封闭,瓶与气球间的气体气压也同时增大,气球内外很难形成较大的气压差,所以气球很难被吹大. 【解析】注意前后瓶内气压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与第十章浮力训练题 题型:单选题

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 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 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 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B 【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说的两种情况下,金属箔的多少没变,所以两种情况下的重力是相等的,所以A说法错误;因为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时,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浮力,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而将金属箔揉成团,它的体积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少,所以受到的浮力减小,小于重力,因此它会沉入水底,所以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三章章末复习 题型:单选题

(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 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A 【解析】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所以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出,把空气抽净,即玻璃罩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得出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考:传声就不能真空,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