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其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他与滑梯接触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摩擦(选填滚动滑动”)。当他滑至水平面进,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具有__________

【答案】减小 运动 惯性

【解析】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被举高度.在质量一定时,物体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就减小;

两物体相互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解: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他与滑梯发生了相对滑动,之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当他滑至水平面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还会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减小;运动;惯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及电动机工作的问题。闭合开关后可看到的现象是导轨上的导体棒会动起来,这说明______ 。若要改变电动机转动的方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______ 。若要改变电动机转动的快慢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在实验中如果有四个大小相同实心铝棒和铜棒、空心铝棒和铜棒.你选的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物体A缓慢上升.

(2)将滑轮拉至图中虚线位置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N,物体AG3.6N,物体A上升高度h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0.2m,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_1909年,著名科学家________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以氢原子为例,如图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 ______

(3)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成果也正是许多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渊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______ ,目的是:______

(2)按甲电路连接了乙实物电路,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它们分别是______ ______ (只须填写连错的元件)

(3)重新连接电路后,用开关S进行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______ ;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应换用较______ 量程

(4)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R1=5Ω、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然后将电阻R1换成10Ω,为了使电阻R1两端的电压仍然为3V,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______ 端滑动,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环水平地拉,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   (  )

A.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F。

B.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C.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D. 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轨道ABC光滑,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撞击弹簧后又将沿水平轨道返回,接着滚上斜面。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 )

A.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B.动能→弹性势能→动能

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

D.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