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第13章内能及第14章内能的利用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工地用燃气灶烧水,使50kg水从20℃升高到70℃,消耗了0.5kg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⑴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⑵水吸收的热量?

⑶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速度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走出旧鼓楼大街地铁口时,个子较高的小坤同学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所示,到达学校门口时又看了一下手表如图乙所示,若小坤行走的平均速度是1.5m/s,合________ km/h.由此可计算出旧鼓楼大街地铁口到学校的距离约________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速度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 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 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6神奇的眼睛 同步测试 题型:实验题

(5分)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像。

(2)向水凸透镜内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填“前”或“后”)。②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 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6神奇的眼睛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同步测试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________cm刻度线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2物体的密度 同步测试 题型:实验题

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现请你帮他完成如下操作:

(1)请补全有关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此时指针偏在分度盘的中线左侧,则应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③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________;

④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a图);

⑤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b图).

则:

(2)合金块的质量 = ________g;合金块的体积 = ________cm3;合金的密度________kg/m3.

(3)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