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刻度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要完成该研究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刻度尺;
(2)实验中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frac{s}{t}$.
(3)实验时,小车做变速(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小”或“大”).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填“大”或“小”).

分析 (1)根据公式v=$\frac{s}{t}$可知,要想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出时间;
(2)公式v=$\frac{s}{t}$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
(3)根据小车速度的变化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得所计时间偏小.

解答 解:(1)根据公式v=$\frac{s}{t}$可知,要想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出时间,所以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除秒表外,还需要刻度尺;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本实验的原理为v=$\frac{s}{t}$;
(3)因为小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4)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t偏小,用公式v=$\frac{s}{t}$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刻度尺;(2)v=$\frac{s}{t}$;(3)变速;小;(4)大.

点评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速度是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打开空气压缩引火仪,放进一小撮干燥的棉絮到底部,然后用活塞把空气压缩引火仪封闭.用力将活塞快速压下.
(1)压下活塞,厚壁玻璃筒里空气的内能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内能的变化方式是做功.
(2)随着空气内能的变化,玻璃筒中棉絮的内能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内能的变化方式是热传递.
(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棉絮着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70℃
B.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级为60dB-70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响度.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 2s 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1531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势能的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分子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减小(选填“增加”或“减少”),主要是氧气的分子势能(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2)用砂纸打磨铁棒,铁棒发热,主要是铁棒内能中的分子动能(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增加了.
(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小”);从微观上看,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某太阳能骑车总质量为800kg,顶部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时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能将接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的汽车,如图所示,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2.4×103W/m2,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为5m2.该车行驶时要求系好安全带并关好车门,为此设计了专门的报警电路.
(1)太阳能电池电池板一般是由晶体硅制成的,它能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其主要材料是C
A.磁性材料  B.纳米材料 C.半导体 D.超导体
(2)当该车行驶时,其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3)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若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为40%,则转换给汽车电动机的功率是4800W.
(4)如果这辆汽车的电动机经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若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g取10N/kg,则汽车在该平面上匀速时的速度为24m/s.
(5)报警电路用两个开关,由车门开关和安全带开关控制,符合要求时电路图中的电动机M才能工作,下图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插入水或盐水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橡皮膜分别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a)、(b)、(c)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①根据图1中(b)和(c),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②根据图1中(a)和(b),小组同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红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离开液面的距离h有关;小李则认为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可能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接着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竖直插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并设法改变h和d,通过在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橡皮膜在液体的不同位置处都能保持平整,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测量玻璃管中所加水的质量,再设法求得橡皮膜所受的液体压强p,并将实验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或4与9,或5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离开液面的距离h相同,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表一  液体甲(ρ=0.8×103千克/米3表二  液体乙(ρ=1.2×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厘米d/厘米p/103实验序号h/厘米d/厘米p/103
15150.465150.6
210100.8710101.2
31551.281551.8
42051.692052.4
53052.4103053.6
②小红分析实验序号3与4与5(或8与9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当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p与离开液面的距离h成正比;小李同学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或6与7与8)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压强p与离开容器底部的压强d成反比.
对于小红和小李的结论,你认为结论错误的是小李的(选填“小红”或“小李”),理由是小李所选的数据没有控制h相同.
③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3与7(或5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到的结论是当液体密度与离开液面的距离的乘积相同,液体内部压强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三个相同规格的灯泡连入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读数分别是I1、I2、I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I3B.I1>I2+I3C.I1<I2+I3D.I1=I2+I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