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实验器材: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1)组装好滑轮组后他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并在运动中读数,如图所示.
(2)记录数据如下,请你将下表填写完整:
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自由端所受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6N0.1m
(3)本次试验做的总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
(4)小明小组改变钩码重力又做了两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选:A或B)
A.多次测量算出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B.探究机械效率与所挂重物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解:(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5N,绳自由端所受拉力F=2.5N;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0.1m=0.3m;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自由端所受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6N0.1m2.50.3
(3)总功:W=Fs=2.5N×0.3m=0.75J,
有用功:W=Gh=6N×0.1m=0.6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4)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为了进行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总结得出机械效率与所挂重物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故选B.
故答案为:
(2)如上表所示;
(3)0.75J;80%;
(4)B.
分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拉力的大小,由图可知滑轮组的有效股数,利用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W=Gh求出有用功,利用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总功、有用功、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等,要注意多次测量在不同的实验中的目的不一样,测量实验中是减小误差,探究实验中是得到普遍适用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
74%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b
b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c
c
图做的.(选填“a”、“b”或“c”)
(3)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大物体的重力
增大物体的重力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小
越小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无关

(4)若小明在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动方向偏离了竖直方向,则测出的机械效率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张家港市模拟)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小明想:如果同一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不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通过思考,小明提出了下面的猜想:
猜想A:被提升的钩码重可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猜想B: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可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分别对两个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一:钩码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0.3 74.1%
2 6 0.1 2.4 83.3%
3 8 0.1 3.1 0.3
表二:钩码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4 6 0.1 2.4 0.3 83.3%
5 6 0.1 2.4 0.3 83.3%
6 6 0.1 2.4 0.3 83.3%
(1)实验中,小明应沿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1.8
1.8
N;
(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0.3
0.3
m;
(3)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7.9%
87.9%

(4)小明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5)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无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
74%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b
b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c
c
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加物重
增加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越低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遵义)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
74%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b
b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c
c
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提高物重
提高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越低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实验器材: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1)组装好滑轮组后他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并在运动中读数,如图所示.
(2)记录数据如下,请你将下表填写完整: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自由端所受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6N 0.1m
(3)本次试验做的总功是:
 
J.机械效率是:
 

(4)小明小组改变钩码重力又做了两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选:A或B)
A.多次测量算出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B.探究机械效率与所挂重物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