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前飞行的飞机投掷救灾物资时,在投掷目标正上方要投下物资
B、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发生
C、乘客在公交车上常听到“车辆启动,请您抓好扶手” 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汽车在公路上要限速行驶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情境的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打羽毛球时手握紧球拍
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D.体操运动员比赛时手上涂抹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到邮票的图案被放大 B.从不同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文字
C.人站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人影 D.水面上出现岸边青山的“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的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C.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D.冬天供暖时用水做循环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定向移动一定形成电流
B.电能表在家庭电路中可以直接测量正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电功率
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D.利用碎铁屑,可以判断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后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光是_____________。
(2)“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______________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3)“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______________,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使金属膜___________;“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绝缘体,所以仍保持原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