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次航班发生了失联事件,我国派出多艘舰船进行搜救.其中一艘船的排水量为5000t,海水的密度是1.0×103kg/m3.(g=10N/kg)请解答下列问题:

(1)满载时,该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该船用声呐搜寻到水下2000m处有一疑似失联客机的物体,该物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在某次执行搜寻任务时,该船以18km/h匀速行驶5h,受到的动力为1.2×106N,则该船在5 h内动力做的功是多少?

【答案】
(1)解:满载时,该船受到的浮力: F=G=mg=5×106kg×10N/kg=5×107N;

答:满载时,该船受到的浮力是5×107N;


(2)解:该物体受到海水的压强:P =ρgh=1.0×103kg/m3×10N/kg×2000m=2×107Pa;

答:该物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2×107Pa;


(3)解:该船在5h内通过的路程:S=vt=18km/h×5h=90km=9×104m,该船在5h内动力做的功:W=Fs=1.2×106N×9×104m=1.08×1011J.

答:该船在5h内动力做的功是1.08×1011J


【解析】(1)知道船满载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
(2)知道物体所处的深度和海水的密度,根据p=ρgh求出该物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3)根据求出船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出该船在5h内动力做的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2)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小华学习光学时所做的一些实验.

(1)在图甲“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实验中多次改变棋子A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棋子B发现其始终能够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将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小华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2cm,则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的大小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 , 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 , 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选填A.天平 B.刻度尺 C.量筒)
(2)观察图象,分析可知:①h1=cm,木块A的总高度是cm.
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 木块A所受浮力 , 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 木块A所受浮力(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木块A的重力是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正式通车.该隧道全长约7.2km,它是世界上同类隧道中长度最长的隧道.隧道入口处有一个如图的标志牌.

(1)家用小轿车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通过整个隧道,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这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是1.6t,它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 . 求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得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2

0.05

1.0

0.15

66.7%

2

4

0.05

1.7

0.15

78.4%

3

6

0.05

0.15


(1)实验中要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计算、分析以上装置中和表格中三组实验数据,写出计算分析过程并得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个因素的具体关系.
(3)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形变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1)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两图实验,说明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该实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有关,也与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ma=mb , 则ca>cb
B.若ma=mb , 则ca<cb
C.若ca=cb , 则ma>mb
D.若ca=cb , 则ma=m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乙的电阻为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3V时,甲乙消耗的功率之比是2: 1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