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a、b,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制成,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乙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C.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8:1
D.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分析 先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从而推出其体积之比,边长之比,底面积之比,然后利用压强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ρ=$\frac{{m}_{甲}}{{V}_{甲}}$=$\frac{8g}{1c{m}^{3}}$=8g/cm3,ρ=$\frac{{m}_{乙}}{{V}_{乙}}$=$\frac{4g}{4c{m}^{3}}$=1g/cm3,则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乙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故AB正确;
(2)因A、B两个质量相等,所以重力相等,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相等,
并且$\frac{{V}_{甲}}{{V}_{乙}}$=$\frac{\frac{{m}_{甲}}{{ρ}_{甲}}}{\frac{{m}_{乙}}{{ρ}_{乙}}}$=$\frac{{ρ}_{乙}}{{ρ}_{甲}}$=$\frac{1}{8}$,
又因为都是正方体,
所以它们的边长之比为$\frac{{h}_{甲}}{{h}_{乙}}$=$\frac{1}{2}$,
底面积之比$\frac{{S}_{甲}}{{S}_{乙}}$=$\frac{1}{4}$,
根据p=$\frac{F}{S}$可知:在F相等的条件下,可得:$\frac{{p}_{乙}}{{p}_{乙}}$=$\frac{{S}_{乙}}{{S}_{甲}}$=$\frac{4}{1}$.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许多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数学上的图象来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反过来,如果画出了相应的物理量变化图象,我们也能根据数学知识从中分析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凝华(物态变化名)过程,需放(吸/放)热.此时在现场快速奔跑是非常危险的,衣物的剧烈摩擦会导致火灾,原因是衣物之间的剧烈摩擦会使衣物带上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遇会发生中和,而产生电火花,在液氧泄露现场,氧气浓度很大,很容易引起衣物燃烧.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凝固(物态变化名)止住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一架大型客机在除去江北机场起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静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客机是运动的
B.客机的外壳只要用密度较小的合金材料制造
C.客机的总质量不超过50kg
D.此时客机的运动速度不超过3.6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用湿布擦开关B.电饭锅的外壳没有接地
C.发生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D.湿衣服晾在室外的电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  )
A.30°B.60°C.90°D.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A、B两把梳子,用大小相同的力,相同的速度用纸片在梳子口划过,梳子因为振动而发生,能够听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如右图,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的绘画作品,下列与作品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学所拉奏的悠扬的提琴声一定不是噪声
B.鹦鹉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同学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岸上的人们看到水中的青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