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它的电流为100mA,(1)则这个导体的电阻为多少欧?(2)现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又为多少安?

分析 (1)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时通过的电流.

解答 解:(1)由I=$\frac{U}{R}$可得,导体的电阻:
R=$\frac{U}{I}$=$\frac{3V}{100×1{0}^{-3}A}$=30Ω;
(2)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时,导体的电阻仍为30Ω不变,
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I′=$\frac{U′}{R}$=$\frac{6V}{30Ω}$=0.2A.
答:(1)这个导体的电阻为30Ω;
(2)现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甲同学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迅速达到最右端,乙同学立即切断电源,经检查发现在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且没有试触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实验中乙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在使用电流表时存在问题的原因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纠正的方法是:将正负接线柱上的导线对调;
(3)甲和同组同学终于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连接,甲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它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他断开开关又仔细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2A的读数,这时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调零;
(4)丙同学所接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电流表量程选择不同;
(5)甲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进行探究实验,乙选用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乙的方案较好,理由是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一只蜻蜓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蜻蜓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20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虚(实/虚)像.当蜻蜓向水面俯冲时,它在水里的像大小将不变(变大/不变/变小),同时像将靠近(靠近/远离)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小红两同学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后,发现电流与水管中的水流相似、电压与水压差相似,小明同学提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与水管对水流阻碍作用相似,随后小红同学便提出: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电路,且在常温下选用手头拥有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同的铝丝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后计算出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铝丝 
实验
序号
长度l
(米)
横截面积S
(毫米2
电阻R
(欧)
10.10.10.028
20.20.40.014
30.450.30.042
表二 铝丝
实验
序号
长度l
(米)
横截面积S
(毫米2
电阻R
(欧)
40.10.20.014
50.20.20.028
60.30.20.04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可得出的定性结论是:常温下,铝丝长度相同,铝丝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分析比较表二(选填“表一”或“表二”)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定量结论是:常温下,铝丝横截面积相同时,铝丝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比(选填“正”或“反”).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1与5)、(2与4)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值相同,电阻相同.
(b)进一步分析比较(1与5)、(2与4)和(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值不同,电阻不相同;铝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值越大,电阻越大.
(4)他们继续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无法得到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需添加的器材为导体乙和导体丙(选填“导体甲”、“导体乙”、“导体丙”).
器材:
导体甲:长度为0.2米、横截面积为0.4毫米2的镍铬合金丝
导体乙:长度为0.2米、横截面积为0.2毫米2的铝丝
导体丙:长度为0.45米、横截面积为0.3毫米2的康铜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图电路图在右侧方框内画正确作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电路,灯泡L的电阻为8Ω,当两端电压为5V时,灯泡正常发光,R0=10Ω,R是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其滑片P起初处于中点,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则:
(1)只闭合S1,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只闭合S2,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求电路中的电流;
(3)只闭合S2,求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便结合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属于扩散现象,它表明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
(1)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2)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B的位置即是A的像的位置,实验中蜡烛B的作用:代替蜡烛A;这里用到的物理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蜡烛B可以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如果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木板,如图乙所示则从玻璃板左侧能否观察到A的像?能.
(4)实验时,我们为什么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实验中某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么移动手中的蜡烛B,都不能和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6)实验中我们在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时,可以看到前面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看到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接近4A的是(  )
A.
笔记本电脑
B.
      电视机
C.
     节能灯
D.
    电饭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