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电脑鼠标的质量大约是1kg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
C.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110VD.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0mm

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计算,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 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电脑鼠标的质量比鸡蛋小一些,在3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5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在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并联在家庭电路中的日光灯额定电压也是220V.故C不符合实际;
D、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m=10-7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锯条据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冬天用暖手宝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形式使手的温度逐渐升高的
D.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是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数据,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生活中人感觉比较舒适的室内温度为37℃
B.液晶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0W
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8km/h
D.现行人教版九年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6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将物体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①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A(选填字母)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B.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C.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②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60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152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C.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此时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聪制作了一架利用风力做功的小风车,想粗略测定该风车在一定风速下的功率.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位置不变的电吹风正对着风车吹风,保持风速不变,改变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刚好缓慢匀速向上提升回形针为止.测出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h、所用时间t、回形针的总质量m,就可得出风车做功的功率.请你解答:
(1)观察实验装,他是通过测量细线对回形针做功的功率来测定风车做功的功率;
(2)除了图中的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3)风车做功的功率P=$\frac{mgh}{t}$(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C.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D.向上移动玻璃管,管口不出水银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已经画出了实验电路图

(1)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在闭合开关前,应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 (选填“左”或“右”)端.该同学在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C
A.更换一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然后正常进行实验,有关记录在如表:
实验次数123
电压(V)2.201.502.50
电流(A)0.220.16
①该同学观察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灯泡的亮暗决定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写出一条即可).
②由于粗心大意,该同学没有记录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于是他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灯泡电阻R=$\frac{U}{I}$=$\frac{(2.2V)^{2}}{0.22A}$=10Ω,再计算出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的功率P=$\frac{{U}^{2}}{R}$=$\frac{(2.5V)^{2}}{10Ω}$=0.625W.则灯泡的额定功率<0.625W(选填“>”、“=”或“<”),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该同学在实验中进行了3次实验(测量),下列实验中也都采用了多次实验(测量),其中与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不同的是C.
A.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改变钩码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进行多次实验
C.测量课本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
D.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