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明明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小(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要吸热(选填“吸”或“放”)造成的.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解答 解: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小;蒸发;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专题二比热容
(1)回顾探究与实验:比热容概念建构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
温度计 的水和煤油,手表,
装置图 
步骤1,如图组装器材,并记录此时的温度.2,同时加入水和煤油,并记录第2分钟,5分钟,7分钟,10分钟温度计的示数3,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表格 
现象发现煤油温度升的快
结论 
方法本实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为什么沿海地区气温变化不像内陆显著?
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温度高,冬季比沿海地区温度低,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较大.
②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温度从100℃降低到20℃共放出了3.52×104J的热量,求金属块的比热容.
③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3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夏夜,经常有闪电雷鸣现象.小明想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粗略估计某次闪电的距离.他在看到一次闪电后立即记录时间,结果8秒后才传来雷声.
(1)请计算闪电处与小明的距离.(光速为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这种方法只是粗略估计.你认为结果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其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B.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C.人的正常体温是47℃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4个冲程组成,其中对外做功1次.为了不让汽油机在工作时温度升得太高,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的热传递方式减少汽缸内能.用水来冷却汽缸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光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用太阳灶烧水B.树下地面上的光斑
C.湖边凉亭在水中的倒影D.天边的“海市蜃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并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越能观察到蜡烛B的位置,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A蜡烛的像重合于蜡烛B为止,这时发现像物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如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你认为2mm厚的玻璃做实验效果更好.
(5)如果玻璃没有放正,将会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做功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此过程内能将变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