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表一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 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保留2位小数)

表一

(1)前6.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2)后20 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m/s.

(4)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一位同学跑25 m与50 m的短跑平均速度测定记录如表二所示,计时器用的是手表,有两格计时时刻数值已经模糊不清,请你补上并计算平均速度_______.

表二

4.84 6.25 5.19 v= 见解析所示 【解析】(1)前6.2 s内的路程为30m,所以平均速度为: (2)后20 m内用时为4.5s,平均速度为: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根据跑步时间可知,结束时间分别为: 25m路程时:08:10:30+4s=08:10:34,平均速度为: 50m路程时:08:12:10+7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吉林省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1)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此过程中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① 相等 A 不能 【解析】(1)实验中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几乎重合,使实验简单化。 (2)蜡烛B和A的像重合,说明蜡烛B和A的像等大,AB是相同的蜡烛,所以A蜡烛和A的像相等。所以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时,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由于成的是虚像,人眼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即眼睛应位于透明玻璃的前面。(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题型:填空题

(济宁中考)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的正误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___.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论:____.

错误 错误 【解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此种说法错误;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故此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2)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12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同步训练题 题型:作图题

一辆汽车不小心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套滑轮,借助位于汽车正前方不远处的大树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并标出拉力的方向。____

【解析】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省力是绕法就是由3段绳子来承担总的阻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12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同步训练题 题型:单选题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C.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同

D 【解析】因为滑轮的轮轴固定在旗杆上,所以该滑轮是个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表格所示:

(1)根据图中的情景,表格中空白的数据应该是______mm.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运动;整个5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8.6 变速 1.2 【解析】(1)根据图中的情景,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表格中空白的数据应该是 48.6mm. (2)根据上表的数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等,可得出蜗牛是做变速运动; 整个50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 ,并通过调整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 小卡片容易扭转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反 钩码个数 不能 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D 【解析】(1)钩码对线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力,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且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则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其它都没改变,所以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小明的实验中木块在桌面上受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九年级4月学习能力诊断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一个小球固定在弹性细杆的末端,弹性细杆竖直安置在一个平台上,小球静止时在平衡位置O,当小球被拨离平衡位置到A处后释放,小球将和杆一起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来回振动。若将小球从A出发再次回到A确定为振动1次,可以数出一段时间内小球来回振动的次数(取整数)。

小组同学猜想小球在1分钟内的振动次数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

甲.细杆长度; 乙.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 丙.小球质量

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小球在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①根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认为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_____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________

②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根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认为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 ________,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__________

B 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探究相关因素时只能改变一种因素,只有实验序号,2与3满足该条件,细杆长度与小球质量相同,只有AO间距不同,其余各组实验之间都改变了,超过一个因素 C 由实验序号,2与2可知细杆长度与小球质量相同时小球一分钟内振动次数与AO间距无关,再由实验序号,1与2或1与3可知细杆长度相同时,小球质量越小,1分钟内振动的次数越多 【解析】①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探究相关因素时只能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测试卷: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

(2)相距同样远,小华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小明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小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小明通过棉线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 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 不能 【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棉线(或固体)能够传声; (2)不同介质传播和吸收声音的情况不同。相距同样远,小华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小明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