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将一瓶水倒掉一半,则其比热容为4.2×103J/(kg•℃),8kg的水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为2.688×106J.

分析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这种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故2千克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仍然不变;水结冰状态改变了,比热容也改变;
(2)利用吸热公式计算.

解答 解:(1)依据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这种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所以将一瓶水倒掉一半,比热容不变,仍为4.2×103J/(kg•℃).
(2)依题意,由Q=Cm△t=4.2×103J∕(kg•℃)×8kg×(100℃-20℃)=2.688×106J.
故答案为:J/(kg•℃);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4.2×103J/(kg•℃);2.688×10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特性比热容、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C.(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小(变光滑).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乙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甲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min891011121314
温度/℃96979898959898
(1)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2)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96℃.
(3)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95℃,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同学站在清水池边看见水中的自己、鱼、飞机和云,则不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
A.B.C.自己D.飞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查阅有关资料,下列说明江苏省水资源状况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全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
B.刚好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但还能符合起码生存的要求
C.属于水资源短缺的省份,离起码生存需求相差甚远
D.以上说法中,没有一个是与实际相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乙两灯组成的串联电路,如果甲灯比乙灯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I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大小关系是(  )
A.I>IB.I=IC.I<I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