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存在压力B.压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总等于它的重力D.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解答 解:
A、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没有相互挤压时,两物体间将不存在压力,故A错误;
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当接触面不水平时,压力的方向将不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物体的受力面、接触面,因此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及重力和压力的方向,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为(  )
A.零下12℃B.28℃C.12℃D.零下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短文,并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有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三号”火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9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4天,行程60万千米,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外层空间科学实验,最后完好地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回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
飞船回收舱在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激烈摩擦而急剧升温,回收舱外部的保护涂料层在高温下迅速变成气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或收舱不致温度过高而被烧毁.
(1)当“东方红一号”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动能能增加,势能减小.
(2)地面上的人看来,“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是C.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   D:南北向运动
(3)“神舟一号”在太空飞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1785.7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6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I1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I2为0.5A.求定值电阻R1与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小的一组是(  )
A.4Ω和6ΩB.10Ω和10ΩC.1Ω和10ΩD.5Ω和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红全家自驾游到西藏.在旅游过程中,她发现了许多物理知识.
(1)搭帐篷时,为抗风,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小红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2)小红用100N的压力将重5N的地钉竖直缓缓地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105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110N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果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A、B、D、E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最左端(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3)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断开开关,取下5Ω的电阻,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向左移动滑片(选填“左”或“右”),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小明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反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基本不变.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或者小灯泡断路.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35Ω的滑动变阻器.
(6)小红试图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案可行吗?不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