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小宇同学想利用图示装置来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已知物块的休积是50cm3,如图1、2所示,他将物块缓慢匀速浸没到液体中,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
(1)由图示可知,物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N;通过运算,可知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1g/cm3
(2)小宇同学换用不同的下沉物体多次实验后,发现物体下沉的条件是F浮小于G(选填“大于”或“小于”);
(3)同桌的小虎同学根据实验过程分别画了测力计拉力、浮力、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以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浸入深度h的图象,其中表示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图象是C.

4)通过交流,班上的小华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测力计1N的位置标上刚才计算出的液体密度值,就可以把测力计改装成一个密度秤.该密度秤的零刻度应标在1.5N处,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5)若原物块质量、体积、密度分别记为m0、V0、ρ0,为了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可以B
A.换为体积为V0,密度比ρ0小的物块      B.换为质量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块
C.换为更大量程的测力计                 D.换为质量比m0大,体积比V0大的物块.

分析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G=mg,导出m=$\frac{G}{g}$,计算质量;重力差法计算浮力:F=G-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gV,导出ρ=$\frac{{F}_{浮}}{g{V}_{排}}$,计算密度.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G;悬浮:F=G;下沉:F<G;
(3)由p=ρgh和F=pS分析物体A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与其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得出答案;
(4)根据液面密度的计算公式、浮力大小分析;
(5)从影响浮力大小和物体重力方面综合考虑.

解答 解:
(1)因为G=mg,物体质量为:m=$\frac{G}{g}$=$\frac{1.5N}{10N/kg}$=0.15kg5; F=G-G′=1.5N-1N=0.5N;
由阿基米德原理FgV可知液体密度为:ρ=$\frac{{F}_{浮}}{g{V}_{排}}$=$\frac{0.5N}{10N/kg×5×1{0}^{-5}{m}^{3}}$=1×103kg/m3
(2)由实验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是F<G
(3)由题意可知,物体放入液体前,容器底部受到一定的压强和压力,当慢慢放入物块后,随着物块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大,则液面升高,由p=ρgh和F=pS可知压力也会慢慢变大,全部浸入水中后,液面高度不变,压力不变,故C符合.
(4)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为1N,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为1.5N,故密度秤的零刻度应标在1.5N处;
由ρ=$\frac{{F}_{浮}}{g{V}_{排}}$可知,液体密度大小与浮力大小是成正比的,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5)要想提高液体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量程,可以增大分度值,在物体的质量不变时,需要减小物体的体积,故换用密度比ρ0大的物块,故选B.
故答案为:(1)0.5;1;(2)小于;(3)C;(4)1.5;均匀;(5)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弹簧测力计读数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一质量为1.5kg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如图所示.试在图中画出
(1)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并标出重力的大小.(g取10N/kg)  
(2)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动滑轮做功”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重为G的钩码缓缓地提升一个高度h,计算拉力所做的功W1
(2)如图乙,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滑轮,使挂在下面的重为G的钩码缓慢上升一样的高度h,测出手拉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测量结果记入下表并将空缺的两个数值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
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示数F1/N弹簧测力计示数F2/N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m直接提升钩码所做的功W=Gh/J拉力F1所做的功W1=F1s/J
11.00.10.60.60.20.10.12
22.00.21.11.10.4①0.4②0.44
(4)通过实验可知F1小于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比F1与G、W与W1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Ω?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  1A”.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2消耗的功率为0.5W;当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R2消耗的功率为0.9W.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3A~0.5A
B.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2Ω~10Ω
C.电阻R1消耗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W~0.9W
D.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8W~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R1>R2)串联后分别密封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瓶中气体通过玻璃管分别于与a、b气球相连,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等于通过的R2电流;一段时间后,a体积大于b体积.(以上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当扬声器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方向如图1所示时,线圈向左运动,那么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线圈将向运动;如此反复,线圈带动纸盆而发声.与扬声器原理相似是电动机(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如图2是动圈式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当你对着它说话或唱歌时,使膜片以及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电流,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使接触面粗糙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车轮使用圆形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属于可(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为提高车辆通行量,某市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广“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50 km/h-55 km/h范围内的速度行使,一路绿灯.在绿波路段,质量是1.2×103 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 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 s.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000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 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 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