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许多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牛顿最早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C.欧姆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最早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

分析 根据对物理学家成就的了解作答.

解答 解:
A、奥斯特发现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从而最早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此选项正确;
B、牛顿的贡献主要是万有引力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是欧姆最早发现的.此选项错误;
C、电磁感应是由法拉第最早发现的.此选项错误;
D、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光的色散是牛顿发现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应记住一些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个鸡蛋沉没在一杯(圆柱体)清水里,选择下列添加物(适量)加入杯内的水中,水不溢出,经搅拌后,静置一小时,最终可以使鸡蛋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
A.水银B.食盐C.酒精D.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的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把报纸从地面上搬起来
B.
用了很大的力推车,但车没有移动
C.
大力士表演拉汽车前行
D.
人推着小车向左前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两枚大头针被吸附在条形磁铁下,且两枚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排斥,这是因为大头针被磁化后(  )
A.两针的针帽端都被磁铁的N极排斥
B.两针的针帽端都被磁铁的S极吸引
C.两针的针帽端都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D.两针的针帽端都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 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D、E两根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如果小兰选择了弦A和B做实验,刚她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以上4个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只填写数字代号).
(4)实验过程中是用什么方法感知琴弦发声的音调的高低的?对比声音的方法,音调高的声音比较清脆,音调低的声音比较沉闷.
(5)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的施力物体是树
B.人在水平路面沿水平方向推箱子未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是非接触型作用力
D.苹果从树上落下时,苹果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在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时发现了如下规律: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以用转换法把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图甲的实验是通过观察物体B被撞击移动的距离,间接的知道小球A动能的大小;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温度计升高的示数,间接的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图甲的实验中,使用同一个小球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图乙中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3)有些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还可以进行其它的实验.如:图甲装置中增加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还可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图乙中如果再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还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