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的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的________不同.

(2)

通过比较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

通过比较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

通过比较丁中A、B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________.

答案:1.磁性;2.甲、乙;3.乙、丙;4.电流相同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 物理 题型:048

读一读,回答问题.

探索电磁联系的历史

  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老师奥斯特,一直在寻求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一天在课堂上灵感突至,将一个小磁针放在一根直导线下方,使直导线接通电源,只见小磁针摆动了一个角度后稳定地停了下来.从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与磁极相作用的磁场.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1)通电后,若小磁针不动,则它的指向可能是(  )

A.与导线平行      B.与导线垂直

C.与导线的夹角为锐角  D.与导线的夹角为钝角

  1821年,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为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他想到:既然电能让磁体动,磁能否让通电导体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棒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源后,软木就漂动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成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2)软木块由静止开始漂动起来,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探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磁确能转变成电!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步入了电气时代.

(3)发电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

(4)在法拉第的实验中,磁铁和闭合导线间相对静止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58

人类为揭示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年轻教师奥斯特,一直在寻求电和磁间的关系,一天课堂上灵感突至,将一个小磁针放在一根直导线下方,再使导线接通电源,只见小磁针摆了一个角度后稳定地停了下来,从而证明了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与磁针相作用的磁场,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电磁铁.

(1)通电后,若小磁针不动,则它的指向可能是

[  ]

A.与导线平行
B.与导线垂直
C.与导线间夹角为锐角
D.与导线间的夹角为钝角

1821年,英国青年学生法拉第,深深地为奥斯特的实验所吸引.他想到:既然电能让磁体动,那么磁能否让通电导体动呢?一次实验中,他在一个水银盆的中间固定一根磁棒,旁边漂着一块插有一根铜线的软木,当铜线接通电池后,软木就漂动了起来.这证明了他的设想.他进一步的实验结果,为后人发明实用的电动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指明了方向.

(2)软木由静止开始漂动起来,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1822年,法拉第又想到: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途径.此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究.1831年的一天,他实验失败后,正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表上的指针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深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磁确实能转变成电!据此,法拉第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人类从此逐步进入了电气时代.

(3)发电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的机器.

(4)在法拉第的实验中,磁铁和闭合导线间相对静止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