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水凝华放热

B. 用酒精擦拭体表体表为高烧人降温﹣﹣酒精蒸发吸热

C. 雪糕周围冒“白气”﹣﹣雪糕升华吸热

D. 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熔化吸热

B 【解析】A. 冬天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液态的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同时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A错误;B. 往病人身上涂擦酒精,酒精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故B正确;C. “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 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柳州市毕业升学考试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到平面镜的距离 大小 不能 不变 【解析】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3)实验中,用一个等长的蜡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东城一七一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A. 1.25 m/s B. 0.73 m/s C. 0.67 m/s D. 0.8 m/s

D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t=8min20s=500s,s=400m,代入公式:=0.8m/s,A. B. 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如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_____。

(2)_____。

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解析】 (1)由于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无法直观看到,但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反映磁性的强弱。由第1次、第2次和第3次的数据分析可知,线圈匝数相同,随着电流的增大,吸引大头针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可以得出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的结论。(2)由第1次和第4次(或第2次和第5次、或第3次和第6次)实验数据可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电脑正常工作时,中央处理器不断发热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中央处理器不被烧坏,要求:中央处理器(即CPU)工作之前,带动风扇的电动机要先启动,中央处理器断电后,电动机仍能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散热,同学们设计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C 【解析】要让电机先启动,则闭合开关后cpu仍然是断开状态,中央处理器断电后,电动机仍能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根据题意符合要求的只有C选项;A选项是cpu先工作;B是两者同时工作;D会造成电动机短接。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倒入空矿泉水瓶内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__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沸腾,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是_________的原理 (填“高压锅”或“低压锅”)

大气压 低压锅 【解析】(1)倒入空矿泉水瓶内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由于瓶内水蒸气液化,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沸腾,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是低压锅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西省2018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内都装有水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面积足够大的水平桌面中间位置上。若将质 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铝球(已知 ρ 铜 > ρ 铝)分别放入两个量筒中沉底且浸没于水中后(水未溢出),两个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则此时水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

A. 放铜球的压强大 B. 放铝球的压强大

C. 可能一样大 D. 一定一样大

B 【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受力面积相等,∵p=,∴两个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金属球的重力之和,∴两个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重力相等,∵ρ=,∴两容器内水的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的体积小于实心铝球的体积,∵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最终放入铝球的圆形容器内水的深度大,∵p=ρgh,∴最终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西省2018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

A. 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 B. 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

C. 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 D. 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

C 【解析】 因为P甲=P乙,可得,又因为SA>SB,所以原容器所装的甲液体质量大于乙液体,即FA>FB,现在抽出或倒入时都要使得乙溶液装入B瓶的质量多一些才符合题意;因为P甲=P乙,可得ρAghA=ρBghB,由hA<hB,可得ρA>ρB.所以△F=ρg△h,△h甲<△h乙,故B错;△m=ρ×△V,△V甲<△V乙,故A错;如果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由于(SA>SB),所以抽出的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9章 力与运动 题型:单选题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以下问题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探究相同的是

A. 分子热运动 B.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C.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D. 磁场用磁感线来描述

B 【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热运动,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研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通过宏观的扩散现象分析得出的;采取的物理学方法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定律.符合题意; C、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