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的刹车系统
目前大多数汽车刹车采用油压制动。其原理是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向刹车总泵中的刹车油施加压力,通过管路传递到每个车轮刹车卡钳的活塞上,卡钳夹紧刹车盘从而产生巨大摩擦力令车辆减速。从时速100公里到静止可能只需要几秒而已,可见刹车系统承受着巨大的负荷。
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动能最终被释放掉,形成了能源的浪费。为节约能源,现在的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再生制动器,它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同时产生汽车所需的制动力,从而有效减少了汽车的燃油消耗和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1)油压制动刹车在刹车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_____,而再生制动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很多部位会发热,如:①发动机外壳发烫;②轮胎发热;③刹车片发热;④水箱中的水变热。其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_____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3)测试时,汽车在大小为100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25m/s的速度正常行驶1000m。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_____W.如果汽车在制动时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0×104N,该制动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在0~0.5s内汽车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为_____J。
(4)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再生制动器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画出Ek随s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图中表示开启再生制动器的图线是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5)若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动能为3.75×105J,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并同时开启再生制动器,由图象可知最终有_____J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内能 用电器 D 2.5×104 1.0×105 ② ②中动能减小得快 2.25×105
【解析】
(1)油压制动刹车在刹车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再生制动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2)①发动机发烫,是发动机内部放出的热量传递到发动机外壳,使外壳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②轮胎在发热,是轮胎克服摩擦做功,使轮胎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
③刹车片发热,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使刹车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④水箱中的水变热,是发动机放出的热量传递给水箱中的水,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D;
(3)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 ;由图象知0~0.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m,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
;
(4)关闭发动机后,关闭再生制动器,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开启再生制动器,有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能量减少,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汽车运动的距离减小,所以汽车动能变化曲线是② ;
(5)由图象可以看出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后行驶40m﹣30m=10m;开启再生制动器行驶的距离为36m﹣30m=6m,所以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所以储能效率为:1﹣60%=40%,则动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为:η=1﹣40%=60%,而Ek0=3.75×105J,则
.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黄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 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妈妈为了让明明在家里有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买了一台科龙牌挂式空调机,细心的明明观察后发现这台空调的铭牌参数如下表所示:请问:
(1)这台空调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安?
(2)如果这台空调每天正常工作2h,那么一个月(按30天计算)要消耗多少kw·h的电能?
(3)如果这台空调在用电高峰期时的实际电压是200V,那么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C。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处于_____态。
(4)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_____(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应让开关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置于 端(填“A”或“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2)小强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可能出现的错误是: 。
(3)小辉同学连接好电路,通电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很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不能改变电流和电压,则原因是: 。
(4)排除故障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后,断开开关S,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接下来她应向 端(填“A”或“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继续做实验。
(5)小华完成了多组实验,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得出结论: 。
(6)为了能用所选的三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小华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北方许多城市开始推广“煤改气”,某品牌热水器内装有 50kg的水,温度 15℃升高到 55℃,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J;同样 的水改用电加热,则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可以减少燃煤__________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水的比热容 c 水=4.2×103J/(kg·℃),煤炭的热值 q=2.9×107J/kg,热水器热散失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是用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如图所示,用它们分别将重物 G 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费力
B.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甲大
C. 拉力 F1、F2 做的总功相同
D. 如果绳子自由端同时同速竖直拉动,则两组重物上升时相对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要使烛焰和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烛焰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______.
(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______,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