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选填“左“或“右”).
(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1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D.

分析 (1)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求出钩码的个数.
(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减小,动力变大;
(4)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省力的费距离、费力的省距离.

解答 解:(1)由图a知,杠杆的右端较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
因为,F1l1=F2l2
所以,2G×2L=nG×4L,
所以,n=1,所以在A处挂1个钩码.
(3)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A、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B、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故答案为:(1)右;(2)1;(3)变大;(4)D.

点评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是杠杆平衡计算的基础内容,一定要掌握.
此题同时考查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10-2m2的柱形容器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圆柱形木块,木块的质量为m=600g,密度为0.6×103kg/m3,底面积为5×10-3m2.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
(3)若用外力将木块向下压2cm,则木块的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如图所示,将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气时,会看到纸条向上(选填“上”或“下”)飘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如图所示是物理课上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在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质量为5kg的铅球竖直上抛,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物重的0.2倍,求铅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s内物体保持静止,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2~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兰想利用杠杆(型号 J2119),支架(铁架台)一套,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50g×10 )两盒探究:“杠杆平衡时,如果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她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将支架组放在水平桌面上,组装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四个钩码的重力G,将四个钩码挂在支点左侧0.1m刻度线处.将杠杆受到的四个钩码的拉力作为阻力F2,则阻力臂为L2=0.1m,阻力F2=G.将阻力F2和阻力臂为L2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2个钩码的重力为Gˊ,作为动力F1,将两个钩码挂在杠杆支点右侧,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右侧受到的钩码的拉力作为动力F1,记录支点右侧挂钩码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L1.将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中.
④保持支点左侧所挂钩码个数及位置不变.依次测量3、4、5、6、7个钩码的重力即为动力,并依次挂在支点右侧,调节右侧钩码到支点的距离(即动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记录动力和动力臂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④中的空格处应填个数及位置;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不变量是阻力和阻力臂;
(3)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动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