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c点.再将蜡烛离凸透镜远离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靠近(选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不能(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烛焰的像.
(4)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上/下)移动.
(5)如图丙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请你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标出凸透镜的焦点.

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使应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根据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3)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凸透镜成像特点,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像的移动情况;
(5)选取物体上的一点,找出其对应的像点,结合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过焦点的;过光心的.利用其对应的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焦点的位置.

解答 解:(1)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即使应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60.0cm-45.0cm=15.0cm;
由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可知,此时f<u<2f时,由图可知,c点正好在f和2f之间.
若要使所成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3)凸透镜的焦距f=15cm,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此时物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虚像.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
(5)在烛焰上取一点A,在所成的像上找出其对应的像点A′,连接AA′,其与主光轴的交点O就是凸透镜的光心,由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
过S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过S′,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F的位置(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2)c;靠近;(3)不能;(4)上;(5)见上图.

点评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需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单位是N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1)小明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
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
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旭班同学利用实验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小旭将杠杆重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他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然后他在杠杆两端挂不同的钩码,通过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044.02
21.020.51
32.531.55
同组的小邦同学检查时,发现其中有组数据记录时出现了错误,你认为出现错误的实验次数是3.重新实验改正错误后,他们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3)小琪组同学用同样的实验方案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实验中,小邦同学发现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小旭认为这种方式不便于得出结论,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龟兔赛跑的故事,你听过吗?如图(甲)所示,刚开始兔子跑得比乌龟快,后来兔子因为睡觉被乌龟追上了,最后输掉比赛、假设乌龟和兔子在跑的时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乌龟最后以时间t3成绩冲过终点,如图(乙)的路程-时间图象反映了它们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次比赛的距离是s2
B.在0-t1的时间里,兔子跑得比乌龟快
C.在比赛过程中,兔子睡觉用了t2时间
D.在整个比赛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静止,关于该弹簧测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弹簧测力计所测物体的重力为2.4N
B.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为0~5N和1N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物体重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调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敞开门窗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灯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力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工作电流应为0.7A
B.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6V
C.两盏灯的总功率为6.6W
D.实际功率较小的是甲灯,功率为0.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完成下列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相关内容.

(1)要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frac{U}{I}$,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阻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2)根据实验原理将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一个叉,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3)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4)在某次实验中,电压表接“-“和“15“接线柱,电流表接“-“和“0.6“接线柱,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丙图所示.那么,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0.5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4V,小灯泡的电阻值是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