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
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分析 (1)寒暑表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体现在熔化图象中就是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不断上升,体现在熔化图象中就是温度没有一个不变的过程,一直都是在上升;
(3)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4)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形成.

解答 解:A、由图知:寒暑表的最小刻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物体的温度是上升的,并且有一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这段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晶体在熔化,此图象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由其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从游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更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而蒸发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物态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22.2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液体如图甲,液体的体积V1=42cm3
(3)将量筒中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总质量m2,称量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m2=68.4g;液体密度ρ=1.1g/cm3;此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滑轮,请在图中用划线方法画出绕法.(要求所给的滑轮都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小红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89999999999
(1)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沸腾的图象;
(2)根据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知:此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99℃;
归纳总结水沸腾时的特点,有:沸腾时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 的关系.
(2)小林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 和丁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的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3)小林选用乙丙两个图进行对比,这是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 的关系.
(4)小林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的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
A.腌咸蛋时,放盐后要过较长时间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一会儿就有了咸味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些
C.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D.固体的体积随温度降低而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  )
A.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
         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
C.
         铁轨铺在枕木上
D.
“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62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28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1.09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能减少误差,你的操作是先测量烧杯和菜油的总质量,再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烧杯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